发布小说
    用户信息载入中...

伊芙特罗娜的旧日见闻

一个文学上的看法与建议
  • 2022/8/15 3:04:27 来自: 伊芙特罗娜的旧日见闻  (获得2张月票奖励)
    -的评论

    是想写长评来着,可是现在又不好动笔,我觉得是看得还少的缘故,一口气读到大概只十分之一。可有些东西不吐不快,就腆着脸随便说点。
    这小说很有夹私货的,在这一点上大致能分出一个类别,或许可以用另外好听的词汇,说是很有作者的个人特色,都是一个意思。我这里说“私货”,它的定义,是来自我这样那样一些看法,我尽量说的清楚点。
    所谓夹私货,就是处处有作者,处处是作者的意志,并且很明显能从字里行间发现这种创造主的踪迹。体现在文本里,就是那些很容易让人看出来的文字雕琢痕迹。而在我看来,这一点上还要有的进步空间,就是要消去这类“痕迹”。
    所谓“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伟大的作家”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是“好的作品没有作家”,为了达到这一点,就是要处处隐藏作者的踪迹,还角色以“自由”。轻描淡写刻画出人物的形象,这只是合格。要想叫人物“活”起来,这还远远不够。还是举个例子,伊芙作为小说的主角一登场,一个更高层的讲述者就跟着现身,以创造者的口吻表示:伊芙从前是个“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并且“因痛苦和孤独感到无助”,在之后的故事里,又直接用这种一个既不是主角,也不是他人的视角(类似于旁白的口吻)颁发出很多“设定”,伊芙“惯用理性思维去应对将来一切可能发生之事”等等…….还有很多,就不再枚举。
    很明显,这部小说存在一个主视角,但这个主视角不是主角的视角,也不是其他人的视角,而是一个超脱故事之外的,类似旁白的视角。它没有出现在故事里,但却知道一切,掌握一切,这种写法,可以简单地说是一种“讲故事”的写法,它假定有一个虚幻的讲述者的存在。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坏,只能说这种写法很常见,但不高明。这种在文学史上较为原始的写法能创造出好的民间传说,好的民间童话,好的儿童文学。可是却不怎么能写出好的小说。它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太透明,太单调,太空洞。而一切伟大的文学形象从来都是厚实的,不透明的,多面的。无所谓故事的情节真或假,辞藻华丽或朴实,表达深刻或平凡。关键要的只是那个“自然”。文字要自然,描写要自然,谋篇布局更要自然,人物形象塑造成功与否,就完全取决于这种“自然”的产生,为了达到这一种自然,就需要给作者一个限制,像沈从文说的那样“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永远具有上帝造物的大胆与自由,却又极端小心,从不滥用那点大胆与自由超过需要”,人物的身份性格情感与行为方式,应当通通从人物自己的语言行动中表现出来,从其他人物的看法评价中显示出来,却一点儿也不该由作者的嘴里抛出来,作者抛出来的叫设定,设定一出,就把人给钉死了。
    在这一点上,曹雪芹比我们早明白了两百年,他不仅是用小说家的手法,更是用画家和摄影家的手法,来表现大观园里的所有人物,他们的身份性格,全都从他们的语言行为里看见,所以两个世纪后的我们来看,就还觉得这些纸上的人物,全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恶有憎的大活人。
    作者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一位作者同时也是一位读者。我也只是在我这个读者的想法去看,去提供一个解读视角与由衷的建议。网络时代以来写小说的,大家都缺乏对自己作品的严谨架构,所以写小说就很缺乏那点必须的技巧,未写之前就没有很客观的学习过,认识过,解构过,分析过,批评过。所以没有什么好作品也是很自然的。
    我自己呢,也是会写一点东西的人,是千禧年后无数青年作者的一员,我不敢说我就懂创作了,很多地方还应该去学,还应该学很多,我也不期望作者你会百分百认同我的一家之言,只希望大家都能能保持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作品和笔下的人物认真一点。创作从来靠的不是天才与灵感,而是勤快与耐心。为什么我又要说这些东西呢?可能我还是对我们这块地方的小说乃至文学的明天,还抱有一种期望。虽然不是个好时机,无太大出路是命定了的。但左右能保下些火种,能离装模作样的,逢人握手的远一点,与真正的艺术接近一点,虽未必能遍地开花,但多少保留一些火苗也就够了,或许日后能燎原呢?也说不准


    你认为这篇评论:有用 32



提交回复还可以输入140字  
- 2022/8/15 3:13:26回复
以上除去个人想法与感慨以外的一些建议,仅针对故事前期,或许往后还会有一些值得指出的问题或者可圈可点之处?之后应该还会再续一下评论 - 2022/8/15 3:16:46回复
标题里的“一个”是有语病的,应该替换成“一些” - 2022/8/16 14:43:12回复
什么是文学?商业化的写作模式是否称得上是文学?其实我在五六年前就在看麦基的《故事》,以及野田高梧的《剧本结构论》,他们不仅讲编剧,也讲剧本与传统文学上的不同,如今电影与小说互相影响,小说也逐渐抛弃了其内在的叙事者以及说书人的模式,转而向镜头和视觉化方向发展, - 2022/8/16 14:43:25回复
曾经电影表达中的局限却反而成了如今小说的发展方向,这是人们想要的“客观”。以前,在构思一些科幻情节时,因为想了解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我开始看一本名叫《技术伦理学手册》的书,但读到一半开始看不懂了, - 2022/8/16 14:44:09回复
因为其中涉及了太多形而上的东西,于是便开始看起了西方哲学史,梯利的、罗素的,以及还未看的希尔贝克……至此之后,我的读书方向发生了变化,以前更愿意读自科,之后则更多是在看社科和历史,而一些文学书籍其实看得不多,因为很花费精力,不太愿意看,倒是有两位朋友平时愿意谈。 - 2022/8/16 14:44:46回复
我承认自己受存在主义影响多一些(很多人不认同这种思想,梯利也评价说,这只是一种“变态的慰籍”,但我认为对普通人来说,这种思想还是值得了解的),加缪说过,存在主义很适合用小说的方式进行表达,而托翁、卡夫卡和萨特也确实如此。文学类书籍很少有人愿意看, - 2022/8/16 14:45:08回复
曾经法国作家们赞不绝口的《大个子莫纳》现在人们觉得看着没意思,萨特的小说集有人看着反感,因为他总愿以一种不体面的视角写人,卡夫卡的评价倒是不错,但人们提起他时也只是因为《变形记》,最多再加上城堡和审判,那些只有半页的短篇和未发表的文章却很少有人提到,也很少有人能说自己读懂了。 - 2022/8/16 14:45:33回复
加缪的书,黑塞的书,我在读的时候总会产生一种情绪,他们的书其吸引人的地方也许不在故事本身,《浮士德》也是这样,如果让我分类,我会把它同《大师与玛格丽特》《荒原狼》这样的书放在一起,而不是像莎翁的剧作(原谅我的不专业), - 2022/8/16 14:46:11回复
托翁的书我很喜欢读,但从他的作家日记来看,他却是更认同本土信仰以及民族主义,有人说,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人写作还夹带私货,格局也不过如此……但我想说的是,作家的倾向并不一定是人们想的那么极端,因为人们眼中的世界都是大同小异的,若想描写世间苦难与美好, - 2022/8/16 14:46:35回复
人们并不必用自己的观点教唆他人,只说出自己的感受便足够了……萨特在他的《什么是文学》(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中说,文学的创作过程是由作家和读者合力完成的,而完成这一点,他们必须彼此建立信任与依靠的关系。
请尊重创作者的劳动,勿提供下载信息、或转载他人的文章。
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140字的评论将在短评页面里发表。

> 去伊芙特罗娜的旧日见闻的页面
伊芙特罗娜的旧日见闻
名称:伊芙特罗娜的旧日见闻
类型:魔幻
作者:橘赭Juzer
字数:1241897字
更新:2024/4/9 18:36:15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 粤ICP备10062407号 | 粤网文[2012]0726-109号 [C] 2005-2012 SFAC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