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顺天易手

作者:X1069 更新时间:2023/9/19 23:56:32 字数:2847

长安城,秦军临时总部。

收到顺天府发来的急报,秦王杨国康虽然并没有感到有多么意外,但也是十分吃惊,他一直都知道大宁卫地理条件优异,很适合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基地,宁远将它利用起来是迟早的事,但他没想到宁远的动作这么快,秦军一退,燕军就已经在大宁卫动了手。

“燕王驻兵数万,随时可能突袭顺天,末将不才,愿以三寸不烂之舌,劝谕燕王退兵!”

军中大将李审知向着杨国康深深一拱手,似乎愿意去做一名说客,但杨国康却分明在他的眼里看到了熊熊燃烧的战意,一时心中暗暗摇头。

得,又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

武威抿了抿嘴,“我对燕王了解不多,但她作为旗舰,是一定不能对友方背信弃义的,所以燕军一定不会偷袭顺天府,在大宁筑城,应该只是为了北伐,要不,我去辽东访问燕国,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没必要这么麻烦。”

杨国康摇了摇头,他又想起先前宁远为他运送物资时那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要是真和她对上,恐怕她可以用数不清的钱粮活埋我吧?

将燕军设为假想敌,推演了数番,杨国康悲观地发现,只要宁远愿意,铺天盖地的燕军随时可以横扫太行以东的整个北直隶,而保住顺天府这个靠近大海的重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杨国康倒是和武威一样,并不认为宁远会贸然对他动手,但大多数官员显然不这么想。为了稳定人心,杨国康必须做出取舍。

与其将顺天府捏在手里,整天担惊受怕却又无能为力,不如顺水推舟,直接把顺天府让出去得了。

反正现在秦国的重心已经开始向西域移动,北直隶那儿不听话的士绅太多,他们整天想着搞破坏,对秦国国力的贡献接近于零,就是全送出去,杨国康也不心疼。

杨国康镇定地捋了捋自己的那把已经有些斑白的山羊胡子,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对秦军的官员们说道:“自寡人起兵以来,燕王为我等运输物资,提供武装,现在我军接近三分之二的装备都是来源于燕王的援助,而在不久之前,燕王又赠予我等钱粮无数,此等大恩,不得不偿还。而顺天府本是燕地,当顺应天意,将幽州之地归还于燕王。”

“什…什么?”

众秦官看着自己的王上,一时目瞪口呆,他们想过杨国康大发雷霆,下书令燕王退兵;想过杨国康不以为意,无视大宁卫的部署;但就是没想到,杨国康居然这么“败家”,居然直接把顺天府送出去了。

“万万不可啊,王上!”

一些秦官登时跪伏于地,以头抢地,他们悲恸道:“顺天府乃是明清都城,龙气汇集之地,一但让人,恐怕是有损于国家气运啊!”

这些立刻下跪劝阻杨国康的大多是北直隶地区出身的官员,他们对宁远的逆行倒施极其反感,认为她亵渎了“圣人之训”,迟早会受到“天罚”。而那些出身关中地区的官员却是眼前一亮。

自唐末以来,昔日富甲天下的关中已经衰落了接近千年,宋、元、明、清四朝官员大多为关东之人,而关中却几乎沦为了小透明,再也找不到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

此刻,关中官员们倒是很支持杨国康将北直隶送到燕国手里,他们幸灾乐祸地想道,只要燕军按照惯例对北直隶官员动手,那长安的秦廷里的关东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得服丧去职,如此一来,秦国朝廷不就成了关中人的天下了吗?

他们看着跪在地上的秦官,毫不犹豫地讥讽道:

“哼,我看,这是因为你们祖祖辈辈都恶贯满盈,怕燕军把你们全家流放到土澳去吧!”

“恶贯满盈?”被嘲讽的官员们憋得满脸通红,他们争辩道:“胡说,明明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忠贞于国,两袖清风,怎么可能作恶?”

“哟哟,那我怎么听说,燕军占领扬州,一夜之间就用国法诛杀了好几千贪得无厌的贼官?”

听到关东官员这苍白无力的反驳,关中官员反而嘲讽得更起劲了。

“那…那是燕z…燕王滥用刑法,一人有罪就祸及旁人,这等暴行,与暴q…咳咳,与暴君何意?”

提起宁远的株连政策,关东官员几乎丧失了理智,以至于他在类比时险些说出了“暴秦”这个注定会惹来杀身之祸的违禁词汇。

宁远和鞍山认为先前的血亲株连政策不合理,故对其进行了些许修改,因此燕国的株连政策(当前试行)实际上只会株连那些因为罪犯的罪行而获益的人,以图避免波及无辜者。

而在实际执行中,燕国司法机构很容易就会把罪犯的血亲和门生、朋党全都视为受益者,并按照受益的程度来为他们定罪。

而燕国没有未成年豁免法。

重八看了沉默,Judy看了下跪,宁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随手一个判决就可能打出小十族的效果,毕竟体验过新株连政策的用户可永远不会给出差评。

在北直隶,没有任何一家士绅玩得起这等要命的露西亚转盘。

毕竟,好人在大清可是活不下去的,而且,就算是好人,那谁又能保证他家没几个败家子?

关中官员们脸上的面容逐渐放肆起来:“和你们不同,俺们关中人可是从来不对家乡人动手(这时候关中太穷,动手了也没油水),身正不怕影子斜!”

关东的官员们刚要反驳,却看见杨国康怒目圆睁,他重重地拍了拍自己身边的栏杆:“安静,吵什么吵,把这里当做菜市场吗?”

众官员顿时哑口无言,原本喧闹的朝堂顿时变得落针可闻。

秦王威严地扫视了在场的官员们一眼,开口说道:

“孤意已决,此番,将以顺天府作为燕王援助的报酬!”

说罢,杨国康拂袖而去。

看着那些往日里趾高气扬,口无遮拦有时甚至连秦王也不放在眼里的关东官员们此刻都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垂头丧气的模样,关中群臣心中冷笑,要不是考虑到武威还在,估计他们已经忍不住要弹冠相庆了。

收到杨国康的信件后,正在大宁客串包工头的宁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是,杨国康在搞什么飞机?”

“我都准备把大宁南边的城墙全拆掉表示诚意了,你居然要送我顺天府?”

她看向镇海,忽然恍然大悟道:“他是不是怕我打他?”

“你说呢?”

镇海捂住脸,这个却是是她的疏忽。当初枢密院同意宁远修城时,她下意识地认为,“秦”的首都就应该在关中,却忘了顺天府。不过,现在看来,结果并不太差。

当然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宁远先前对秦国投资的回报。

但宁远却是有所迟疑:“我们的官员就这么一点,就是控制现有的城市已经是捉襟见肘,再加个顺天府,恐怕行政容量不够啊,要不先推回去?”

“不能推!”镇海急忙拦住了宁远,“指挥官,就顺天府这个靠近海洋的大城,你现在就是让回去,秦王也不敢收啊!”

“那就没办法了…”

宁远扶额道:“让各部门商量一下,能不能…让我们的官员们加下班,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指挥官,你要真这么干,明天就会有人在运河里挖出只有一只眼的石头人来。”(元末义军曾以石人为上天谕令: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啊啊…那我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顺天府是非收不可的,而燕国的行政官员根本不够用,宁远又不愿意使用顺天府本地的士绅,关键时刻,还是沐博领导的内阁给宁远出了个主意:

“古时曾有贤君合并州县来精简行政机构,主公可以对其参考一二。”

宁远从善如流,当即下令废除安东都护府、瀛洲都护府、琉球卫、辽东卫四个省级行政机构,转而将琉球、瀛洲二省合并为琉球行都司/行省,也称东洋行省,治所首里;而辽东、安东合并为辽阳行省,治所辽阳。

就这样,宁远腾出了足够治理整个北直隶的行政官员。

而丢失做官机会的顺天府士绅则对内阁首辅沐博深恶痛绝,同时疯狂地收拾行李,朝着江南方向一路狂奔。

顺天府守官龚自珍看着城外络绎不绝的士绅车队和仓皇失措的流民,不由得悠悠叹息。

这就是乱世啊…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