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我,思,无常与真理

作者:浅夜 更新时间:2020/2/25 14:09:20 字数:3255

世间的一切就象天空中的流云那么易变,人之一生如同晨露、闪电、昙花、急流那样短暂,而我们的身体、意识、情感乃至生与死之间都在刹那间更迭。你看似漫长的生命若置于千千万万个生命之中不过是恒海一粟罢了。

如若我们仔细审查自己的一生,去细看那些点滴,拿出某一个来放大,比如爱情这件事,你会体会到禅经里佛说的虚妄。一切如梦如幻,如镜花水月、海市蜃楼,而我们竟迷失于那狂热幻变的舞步,以致一曲终了还迟迟不愿下场……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我们都是顾墨笙,都是浅雪宫幽,都是阮晓晓也都是夏随逸与夜梦魇,我们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把他们碾碎了,拼凑成一起,也就捏成了你我的样子吧。

……

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鞋子踩在泥水上留下了片刻的印记,管是鞋子弄脏了地,还是地弄脏了鞋子,大抵都是相同的。换句话来说,在这浊世活过一场的我们又有谁是干净的?

阮筱筱的童年在这个城市里度过,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除了冰冷的视线与监狱一样的家和医院,她那一段的人生中似乎并未得到过什么温暖。

或许这一生就那么活着吧,直到哪天死去。

等等,自己真的还活着吗,还是只有肉体活着,而灵魂已经死了呢?

阮筱筱仰望窗外的阳光白云,那是她不可得的一切。

爱上顾墨笙,将自己的一切都赌上去,看起来似乎是有些不可思议呢,但其实,她没有别的选择,这是在她黑暗人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给予过她温度的人,那是她孤单灵魂的救赎所在。

顾墨笙一直想要治愈好自己,这点阮筱筱心里是有数的,但其实她并不想被治愈。如果说这样的心理这样的人格是一种病的话,被治愈之后,真正的她是否就此消失。那个脱离了阴暗悲痛,不再有那些负面情绪的开朗女孩是不错,但终究不再是她。她宁愿就这么,在病魔折磨下死去,起码死的时候还是自己,而不是变成了另一个人。

浅雪宫幽呢,她也是一样的吗?

……

顾墨笙苏醒之后,自然是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尤其是浅雪宫幽和阮筱筱,他对她们来说是特殊的存在。

“对不起。”这是顾墨笙醒来之后所说的第一句话。

“为什么要道歉?”阮筱筱与浅雪宫幽不解问道。

“为我过去的自以为是,为我曾经的所作所为,为我犯下的种种过错,也为我的不负责任。”顾墨笙目光澄澈而清明,似乎从未有过如此清醒的时候了。

是的,她们是不能理解的呀,但顾墨笙醒悟了。

他一直致力于治愈这些女孩,但却从未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或许她们不希望被治愈,也不需要治愈呢。

或者说,他不该用药物或者类似的手段来强行扭曲她们的人格或心理。

什么时候开始,他也和那些人一样了呢,从认知上便觉得她们其实是危险的,是可怕的,是该被治愈的。她们的负面人格就像是病毒一样,你要找到一种疫苗来将其杀死。

杀死之后剩下的那个,就真实了么。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的,但对她们本人来说呢,这不是另外一种残酷的死刑吗?

没有错,顾墨笙是一名医生,他的职责是治疗病患,病娇究竟是否是一种病,这个不能轻易定论。

那些黑暗的情绪,那些反人类的心理,那些充满杀意与毁灭的人格的确不对,但不该是一巴掌拍死,而是应该抽丝剥茧般的去将其化解。

说到底,我们谁又不是一个病人呢。

终究是过于自负了……

顾墨笙叹了口气,死去活来,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原来和她们一样,也是一种病毒呢。

他的另外一个人格,那个自称为主人格的存在,留给了他这样一段意识:

医生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疾病,而在于患者本身,保护患者,让他们得到最大的缓解,这才是职责。例如一个癌症晚期已经没有任何挽救方法的病人,你是让他在最后的时间里孤零零躺在病床上,还是让他满足今生最大的心愿含笑而终呢?

我们不是神,无法让人永生,我们都会死去,可能是某个不确定的时间里。我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

那么对于浅雪宫幽或阮筱筱这样的女孩子来说,你不是要扼杀她们的负面人格,而是应该将其温柔包容,而是用你自己去承受她们可能造成的伤害。

病不在于恨,而在于爱,能够治愈爱的也只有爱。

人们在世间层面所能感受到的一切自认可依靠的东西,诸如爱,亲情……都是脆弱而易变的。

世间虚幻,无常才是唯一的真理。你又怎想着通过一己之力来改变一切,来让一个人的心性乃至灵魂都发生逆转呢。人们认为的好就是真的好吗,人们认为的坏就是真的坏吗。

“自我”——这个本来虚妄却一向寻求平衡稳定的、一样具有灵性能力的“假人格”,主宰着我们的一切。在潜意识里它本能地渴望一切都恒常不变,于是,在心的自我麻痹中,无常的事实被刻意忽略,万事万物时时的变易流转被“凝固化”,凝固成一个个固定的概念。

我们被常理所束缚,而忽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无常变易性与因缘聚合性。

在“自我”的唆使下,我们蒙目自欺,看不到这些表象下的事实,不知不觉便陷入“外在恒常”的错误感知与观念。它是同“自我”一切被预置的程序,被深深地根植、绑定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却显然不符合真正的实相。

听来可笑,这就如同古人蒙昧地浮夸地球为宇宙的中心一样荒诞。但其实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对种种外在无常变异的事实熟视无睹,把自己的幸福与希望,全都建立在了外在那随时可能坍塌,一如上述财富、权力、爱情、健康、亲情……的基础上,如同一个走钢索的人。可举凡以上任何一个选项都不难因为种种难以预料的原因毁于一旦,于顷刻间灰飞烟灭,付诸东流,从而让那可怜的表演者落入钢索下痛苦伤悲的万丈深渊,让他执着的幻梦摔得粉碎,成为残酷的梦魇。

拿一篇文章中对于这种想法的解释,其如下:

举目四望,不难发觉,大多数人正是用这种“认假为真”的错误观念、假设与自我暗示,建构着生命脆弱的“沙基”,营造起自己幸福的大厦。

这个世界打着无数层的粉底,已被伪装得如此“真实”而“美艳”,我们不是被别人,却都被自己骗得如此之深。而现代社会,这个高速的、完全自动化的机器,更加加剧了这种蒙蔽。它提供海量的信息,建立种种无比精致的沉溺,层层遮掩,它像一个时尚光鲜的媚眼儿把你席卷入浅薄贫瘠的物欲追逐,以致停不下脚步,思考真正的方向与你心灵的归属。直到生活,直到“锐利”的生活,戳穿伪饰,撕毁一切虚假的契约,一如既往展现它“善变”的本质。彼时,那些掩耳盗铃般依靠种种虚妄建立的“幸福”才会原形毕露,被逐出它们一直隐藏的地方,逐出它们矫饰的“伊甸园”,**裸地,成为痛苦的魅影。

“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积者必竭,高者必堕。”

——而你真正的幸福本不依靠这些,你真正的永恒属性的幸福不在这里!

当然,观注无常的事实,只是为了让你警醒、洞见这一切外在所依的不可靠性,而发起出离虚妄,寻求解脱,追寻生命实相与永恒幸福的道心。它只是指出事实,而不是让你变得消极逃避或者增加恐惧。相反,它对于你放下种种执著,解开系缚,从而更好地生活、更清楚透脱地认识生命、事物本质的积极意义是绝对超乎你意料的。

而另一方面,问题的核心是——我们之所以惧怕死亡,之所以有种种担心、焦虑,也正是因为我们尚且不知道我们到底是谁。

我们到底是谁?——我们的内在、我们的灵魂里总在问!

是的,当我们抽离了所有那些组合我们身份的元素:姓名、职务、履历、种种诸如父子、亲戚、员工等等的社会关系;抽离了所有那些支撑我们的基础:家人、朋友、工作、房子、信用卡……;抽离了这所有之后我们到底是谁?事实上,我们一直在逃避那个疑问,我们之所以总是以繁杂的事情和琐碎无聊的心绪来填满每一个时刻,以这种虚假自欺的“充实感”遮掩心灵的虚弱与惰性,都是为了逃避,为了分开注意力,以使自己不去独自面对那个**的、被剥去种种虚拟身份的——“空无”的陌生人。

——这不过是自我狡猾地把戏,也说明它先天就存在着被揭露的恐惧。

“生命无常”、“人身难得”、“因果不虚”、“轮回是苦”、“正法难闻”、“解脱殊胜”。裳儿,还记得老泡师父让你仔细思维的这些命题吗,他每一个都给你详细地罗列了那么多论述的分支。是的,所有这些前行的教法,都是为了觉悟而必须认真闻、思、修持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让你生起探究、觉悟生命本性,解决生死大事的愿心、信心与决心。因为觉悟——从亘古的大幻梦中醒来、从而认证你真正的生命,达成你极致的生命体验、极致的喜乐、爱与永生永福,本是你今生来的目的,是每一个人宿命的追寻。

生生世世我们已经错过,生生世世我们历尽劫难,又一次次地被重新带到这里——做出选择。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