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知其人,下不闻其名。你说人生来都有故事吧,还真就没多少人愿意记录。这不得推出一个完全记录硬件软件,从出生戴上,记录一切活动,活着时数据只存本地,死后上传云端,等以后科技发达了还可以复活呢。
熊则轩,嗯,不知,郭县尹,嗯,不晓,美任,那岂不是可以拿……了。好在,还有功绩在身,名不大,词的口气大。
王充把儒分为四等:儒生、通人、文人、鸿儒。他说,能讲解一经的是儒生;能博览古今的是通人;能摘引传书,写报告,提建议,作传记的是文人;能精心思考,兴论立说,写书成文,博通能用的是鸿儒。
因此,他认为鸿儒是“超而又超”、“奇而又奇”的“世之金玉”。鸿儒的文章有深奥的道理,重大的谋略,治国的方法,而且能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感情,极有文采,能深深地感动人,是世上少有的。
可是由于受“好高古而称所闻,前人之业,菜果甘甜;后人新造,蜜酪辛苦”,颂古非今思想的影响,由于地方长官“怀俗人之节”,是些“瞽言之徒”,使得他们不受重视,往往被埋没。
因而王充极力强调评论人才应该实事求是,不论古今,好的就应该肯定,坏的就应该贬斥,“优者为高,明者为上”,于是他把阳成衡、扬雄、桓谭、周长生等四人列为鸿儒。
桓君子:桓谭(约公元前二四~公元五六年),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人。官至议郎给事中。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反对谶纬神学,几遭光武帝斩处。提出“以烛火喻形神”的著名论点,对后来无神论思想的发展有影响。著有《新论》二十九篇,早佚。现存《新论·形神》一篇,为后人辑本。
满庭芳(郭县尹美任)
波有颓澜,渴无冷镬,谁言制邑为难。汾阳善政,史在笑谈间。三载刑清讼简,官事辨、俗阜民安。帘垂画,焚香宴坐,犹得半清闲。
西风,催入觐,声驰当道,名达朝端。任锦溪溪上,卧辙攀辕。从此燕辕北去,好官样、留与人看。扁舟稳,图书外,惟有月俱还。
该词上片赞颂汾阳善政。言过去博野县城池的护城河之水有颓波,饮水无冷镬,民以官为甚难。而今在郭公治理下,只觉得官事简明,民俗阜盛,从政为官变成一件清闲事。上片末三句化用《晋书·山涛传》:“尝对(嵇)康曰:‘吾与山巨源绝交以汝为胜也。’”意即:辞官归隐和从政为官,两相比较,隐退者清闲,为官者忙碌。这是对郑公在博野任上善政的总结。
下片述归隐之志并怀旧。言秋风起而催人归去,进朝做官,声名传播于道路,但自己却不想赴京城做官,甘愿退隐博山,过退隐生活。下片末三句:言作者从此归隐之后,只有一叶扁舟、一船图书和一弯明月作伴相守了。“惟有月俱还”,表明自己的心迹:辞官归隐,逍遥山水。这收尾之句,表明了词人对汾阳善政的赞许和对自己归隐之志的肯定。
波有颓澜,渴无冷镬。这两句词描述的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条河流波涛滚滚,水中的泡沫似乎在欢呼跳跃;而河边的饮用水却因夏日的高温而显得冰冷刺骨。在古代的城市中,这样的景象可能并不罕见。然而,这种对比鲜明的景象却也预示了接下来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城市治理并不像现在这样容易。然而,汾阳的郭公却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成功地治理了这个城市。他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使得这个城市变得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他不仅解决了城市的各种问题,更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三载刑清讼简”,这是对郭公治理能力的最好赞美。他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理案件,使得城市的司法清明,社会和谐。在他的治理下,“官事辨、俗阜民安”,这是一个真正的理想社会。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郭公的任期结束,他需要离开这个他曾经付出过心力的城市。西风催促他启程赴京,“声驰当道,名达朝端”。这是对他过去努力的最好回报,也是对他未来的期待。
“任锦溪溪上,卧辙攀辕”,这是对郭公的最高赞誉。他被任命为新的职务,而人们却舍不得他离开。他的名字被人们牢记在心,他的事迹被人们传颂千古。
“从此燕辕北去”,这是对郭公离去的描述,也是对他的祝福。“好官样、留与人看”,这是对他最好的评价。他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治理良好的城市,更是一种精神、一种风范、一种情怀。
也许,借来的不似人。
这句词描绘了一个地方官的治理景象。词句中的“波有颓澜”比喻治理中的困难和挑战,“渴无冷镬”则形容人民对清廉官员的渴望。然而,这位官员克服了困难,以“汾阳善政”的方式实现了“三载刑清讼简,官事辨、俗阜民安”的治理效果。他垂帘听政,焚香宴坐,生活清闲自在。
这位地方官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境的地区。他的到来如同带来了一股清流,尽管面临“波有颓澜”的困境,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他深知人民对官员的期望,明白“渴无冷镬”的含义,即人民期待一个廉洁奉公、不贪不腐的官员。他决心实现人民的期待,让治理变得简单而公正。
在三年的时间里,他以“汾阳善政”的方式,实现了“刑清讼简,官事辨、俗阜民安”的治理效果。他严格执法,公正审理案件,使得官府的事务变得清晰明了。他倡导廉洁奉公,使社会风气淳厚,人民安居乐业。他垂帘听政,使得政务公开透明;他焚香宴坐,生活简朴而自在。他并不是无所事事、闲散度日的人,而是在这半清闲中,运筹帷幄,把握着地方的发展方向。
这位地方官的表现引起了朝野的关注。西风催促他入觐,他的名声在当道间传播开来。他被任命为锦溪溪上的官员,那里的人民对他充满敬爱和感激。他们纷纷卧辙攀辕,希望他能留下来继续治理这片土地。然而,这位官员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从燕辕北去后,他继续秉持着“好官样”,为百姓谋福利。他的扁舟稳稳当当地航行在河流中,图书之外,只有明月与他相伴。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