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我与你的身份互换(七)

作者:吃土少女丽贝卡 更新时间:2018/7/6 1:41:59 字数:3211

托马斯·安德森望着伊莎贝拉一脸困惑的表情,不知怎的突然笑了笑:

“你认为人类一定要互相理解吗?”

伊莎贝拉被这个问题问得猝不及防,哑口无言了半天。

她感觉自己被戏弄了。

她气呼呼地说道:“你这是突然想当个哲学家吗?我和你说,我不想管全人类的事,但我就想理解你。”

“为什么?”

“哪来的为什么?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上有无数的人类,但我认识叫托马斯·安德森的,就只有你一个!”

托马斯张了张嘴,无声地笑了。

“你笑什么?”

“伊莎,我给你讲个故事好吗?”

“你说吧,你先说开心好了。”

托马斯没有在意伊莎贝拉的置气,他开口道:“从前有个小男孩,他平平无奇地诞生,又平平无奇地长大,现在的年龄就和我们差不多大。然而在他还小的时候,他偶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他的班级上流行起了RPG游戏,于是他跟随潮流,玩了几天。第一天他废寝忘食,第二天他除了打球,一直都趴在电脑前,第三天他写了会儿家庭作业,打完球才继续玩游戏,第四天他出去玩了一天,晚上才想起来玩游戏,第五天开始,他就再也没有碰过那个RPG游戏了。”

“可是班上的小伙伴依然在玩,有废寝忘食玩了好几个星期的,也有户外运动和电子游戏兼得的,总之没有谁弃坑——除了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当时只是以为自己不适合这类电子游戏,而已。”

“后来,初中开始,他不再练球,只有偶尔朋友叫他打球他才去。他所有主动去做的事情,兴趣似乎都保留不久,有时候长久的能维持一个月,短一点的一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他和父母提过这事,他的父母显然没当一回事,因为很多小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这是正常的现象。”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小男孩懂得也越来越多,他开始想:他不喜欢玩RPG游戏,是因为他玩了开头,就知道了自己最后会刷到强大的装备然后打赢boss;他不再练球,是因为他打了一整个小学的篮球,明白自己并没有进校队,以及打nba的愿望,所以他不需要练球。每一件他没坚持下来的事情,都是因为他‘早就知道结局’。”

“当然,这依然可以理解为三分钟热度,这不过是把三分钟热度稍微包装了一下,换个视角阐述而已。但小男孩之后遇到了更多奇怪的事情,他做数学,发现自己能心算推导高难度的题目,他听老师讲课,能猜到老师下一句的内容。他以为自己是个学习天才,于是他也考上了加州大学。”

“他选择了心理系专业,理由很简单,他希望能搞明白这种‘预见性’究竟是什么毛病?会不会有人早在他之前就有这样的问题?他研究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侧写、基本演绎法、逻辑推理等等,而研究得越多,他也就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他并不是‘早知道结局’,他不是天才,也不是超能力者。他预见到的,是‘过程’。”

“其实换句话来说,他只是脑子的处理系统比别人强一点而已。比如正常人在接受一件事的信息时,可以从三个层面各接受到1点信息值,而他可以从五个层面接受到1点信息值。但并不代表他的脑子比别人灵光,真正的天才是当别人只接受到1点信息值时,他能接受到5点、6点甚至上百点信息值。”

“比别人多几个层面接受信息有什么用?没有用!你做数学题的时候会要求你上语文课一样分析出题者的意图?这没有意义。即使你的cpu比别人的性能强,但你们同时要做的事只有那么一件,你又能有什么优势?”

“而小男孩对于事物的极快厌倦性,也是因为他比别人看到东西更多。每一件事本身的乐趣就只有那么点,每个人一次只看到一点,那他们能沉浸其中很久,但小男孩每次都能预见到事情的大部分发展,他很快就会对所有事物厌倦。”

“小男孩思考了很久,他将这种症状命名为‘预见性心理综合症’,于是他撰写了论文,满怀信心地找到导师,希望能在导师的修改后投稿。可是他的导师修改后的论文,只加了一句评语——你自己投学术期刊试试看吧。”

“他明白导师没有看好他。他投了学术期刊,也很快被审稿人退了回来,没有人认为他的理论有学术价值。于是小男孩放弃了,转到了社会人类学专业。”

说了这么久,托马斯终于停了下来。

伊莎贝拉也终于有时间消化这些信息,她很快就抓住了信息的重点——失败。

“也就是说你在心理学这块领域失败了,所以有些……灰心丧气?这就是抑郁的前兆呀,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在事业、学业上得不到认同,所以才转化为病症。”

“事情没那么简单,‘预见性心理综合症’它真的是值得人类关注的新型心理疾病。”托马斯叹了口气,“人的年纪越大,看事物也就越面面俱到。所以老人常说他们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事实确实如此,任何一件事都会具有多面性,老人看得多了,认识事物就是会比年轻人多考虑几个层面。但‘预见性心理综合症’的患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事物完全认识透彻。”

伊莎贝拉忍不住道:“真要这样的话,这不是好事吗?这样的人能在年轻的时候就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又没有抑郁倾向,也没有危害性,怎么能叫患者呢?”

“超忆症就是一种罕见的症状。你想想看,超级记忆的能力,所有事过目不忘,你能说这叫坏事吗?可人们还是这么定义,因为一旦与常人不同,这就是一种病症。”

“这有点强词夺理的感觉。”伊莎贝拉撇撇嘴。

“你不喜欢这样的言论……好吧,换个说法,有些人天生没有痛觉,这可以使他们比别人勇敢很多,但缺乏痛觉就相当于少了一种保护机制。你懂这个意思吧?这不仅仅是万物都有两面性的意思,而是后者——这个保护机制。”

“你是说……成长得太快,对于人类是有害的吗?”

“没错,”托马斯打了个响指,“人们都说成熟是件好事,事实上,你若真尝试过同龄人中只有你最成熟的滋味,你绝对不会认为这对人有益。第一,你不合群,你很快会因为与他人格格不入而被排除团体。第二,你无法发泄,因为你是个成熟的人,你没有理由去和心智比你不成熟的人计较。第三,你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同,同龄人认为你格格不入,大人会认为你没有在正确的年龄做该做的事——即便你没兴趣做。”

“所以说,这是成熟的错?”

伊莎贝拉感觉又找到了突破口:“环境带来的压力也是会导致抑郁的。如果你始终与你身边的人没有共同话题,那你总有一天会寂寞到发疯的。”

“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托马斯并不怎么在意,“然而你还是猜错了,我的抑郁症和成熟与否也没关系。”

伊莎贝拉挑了挑眉:“怎么会没关系?即使你以为自己的抑郁与这些事都没关系,但你终究还是抑郁了,你的身体不会撒谎。”

“问题是‘预见性心理综合症’。它从一开始就给我疏通了所有道路,就比如说——如果我因为论文不被人认可而感到失败,那么‘预见性心理综合征’就会让我在短时间内就明白,要不就是我真的不合格,还需要在学术上继续钻研;要不就是我走在了世界前沿,没有人能理解我的东西。你懂这种感受吗?伊莎。我从一开始就无法抑郁,因为我的抑郁没有死路,它有的是路能疏通我一切的问题!”

“啊哦……”

话说这份上,伊莎贝拉似乎终于感觉到这个所谓的“预见性心理综合症”,真的有点问题。

托马斯的叙述虽然有点冗长,但作为心理系的高材生,伊莎贝拉还是一针见血地总结了出来——

这是思维发散性强所带来的一种症状,类似于超忆症的定义。患者的表现症状通常为超越常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患者思考问题一般都是双线甚至多线进行,简单来说,就是像商人不关心对错,只关心利益一样,患者也不关心对错,只会认死理地分类讨论。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杀一人者罪,屠万人者雄”这样的说法,杀人本身就是一种错的行为,但硬要从各种角度掩盖杀人的本质,它就会产生一种杀人也可能是正义的错觉。

但说到底,这都是伊莎贝拉凭借书本知识来做的判断。如果以“预见性心理综合症”患者的视角来看,伊莎贝拉的说法又是片面的,因为这都是依据书本做出的判断,而她本人并没有任何亲身实验能说明这件事。

“又是三分钟热度,又是自以为比同龄人成熟,又是自以为豁达不会抑郁,这是不是就像中二病一样?”托马斯笑道。

“可能……或许?我不清楚……”

伊莎贝拉现在很烦躁,她感觉这个话题很棘手,因为她也被托马斯的话给绕进去了。所谓“预见性心理综合征”,就像是一种自圆其说的邪典,患者不论如何想打破这个心理综合症的规则,都会要利用规则,然后再被规则驳回。

它看起来或许很和谐,但学术上决不能认同这种和谐到诡异的东西。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大小:
字体格式:
简体 繁体
页面宽度:
手机阅读
菠萝包轻小说

iOS版APP
安卓版APP

扫一扫下载